8月22日,十堰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庭内,一场连接多方的“云端庭审”正在有序进行。审判长敲响法槌,宣布公开审理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起诉商户侵犯外观设计专利权系列案件。
匠心设计遭侵权,企业专利利益受损
这场纠纷的源头要追溯到2016年,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于当年10月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前组合灯(D560)”外观设计专利,该专利于2017年2月正式获得授权。这款车灯不仅外观设计独具匠心,更通过了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CCC认证),保证了其安全性能和产品质量。然而,自2024年10月起,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在某销售平台上发现,有多家商户销售的汽车前组合灯与其专利产品几乎完全相同。这些侵权产品以明显低于正品的价格销售,严重侵害了其知识产权,也给消费者带来了安全隐患。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作为外观设计专利权人,委托律师对该平台及在该平台售卖的商户们提起批量诉讼。
法院多措并举,夯实解纷基础
十堰中院受理该批知识产权纠纷系列案件后高度重视,为保障案件审理质量与效率,采取了一系列扎实举措。一是完善送达程序,注重释法明理。承办法官多次前往被告商户的户籍所在地和经营场所进行上门送达与实地调查。在送达过程中,法官们并非简单完成程序性事务,而是耐心向商户们讲解外观设计专利保护的法律规定,剖析侵权行为的性质与法律后果,将文书送达的过程变为一堂生动的“法治公开课”。二是严谨核实证据,夯实审判基础。承办法官高度重视证据审查,要求将通过公证购买的涉嫌侵权产品实物邮寄至法院,以便进行直观的比对核验。案件合议庭成员仔细审视侵权产品与专利产品在整体视觉效果上的异同,为庭审中准确认定案件事实做好充分准备。三是强化庭前沟通,聚焦争议焦点。承办法官多次组织庭前会议,搭建沟通桥梁,就侵权认定、赔偿标准等专业问题与双方当事人进行深入交流,有效梳理了案件脉络,凝聚了共识,为庭审的顺利、高效进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云端高效调解,实现互利共赢
考虑到被告商户分布在全国各地,为减轻当事人诉累,十堰中院决定采用线上庭审方式审理该系列案件。庭审过程中,法庭通过多媒体系统展示了公证购买的侵权产品实物照片、销售记录等证据,商户们对销售侵权产品的事实均予以认可。
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合议庭抓住时机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承办法官从保护创新与促进发展相结合的角度,向双方当事人阐明了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意义,同时也对小微商户的经营困境表示理解。经过耐心细致的调解,双方当事人当场达成和解协议并立即履行,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则同意撤回起诉。这场妥善化解的纠纷,是十堰中院发挥审判职能、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又一生动实践。
“我们起诉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取高额赔偿,而是为了保护创新成果,维护市场秩序。”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代理律师在庭审后表示,“通过这个案件,我们看到了人民法院保护知识产权的坚定决心,见证了人民法院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作出的努力,更感受到了人民法院司法为民的情怀。”
法官提醒
案件审结后,承办法官针对汽车配件销售领域的知识产权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建议把好进货源头关。在日常经营中优先选择资质齐全、信誉良好的正规供应商,并妥善保管好全套进货凭证。
建议把好销售准入关。平台对价格明显低于市场正常水平的产品要保持警惕,认真核查产品来源。一旦发现可能侵权,及时主动地将相关商品下架,并停止销售。
建议把好规范经营关。如实记录销售数据,杜绝刷单等虚假交易行为,避免在侵权诉讼中因销售数据不实而承担不利后果。